中国女排,这支在世界赛场上屡获殊荣的球队,曾十度捧起冠军奖杯,成为排球历史上的传奇。然而在这段辉煌历程中,许多优秀的球员因未能摘取奥运会或世锦赛的桂冠而难以获得应有的瞩目。与那些铭刻在人们心中的冠军球员相比,曾随队获得亚军或表现平平的国手们,似乎总是被遗忘。
回顾历史,三次获得奥运冠军的时刻,每一届都有标志性的女性代表。第一次的辉煌由郎平亲自见证,至今她依旧活跃在公众视野中。2004年时的辉煌则由周苏红担当,她现在已是厅级干部。而2016年冠军的背后是徐云丽,她不仅是一名教授,更担任着院长的职务。在这条追梦的道路上,那些取得荣誉的国手们在退役后相对过得不错,然而不乏一些球员无法站上那最高的领奖台,甚至在集训中被淘汰,或在青年队有所建树却在成年队失去机会。
近日,上海市排球协会公布了晋升为排球一级裁判的名单,其中涌现出赵际菁、秦思宇、张轶婵和季晓晨等熟悉的名字。她们曾是上海女排的中坚力量,而张轶婵更是深圳女排的首任队长。随着球队的新老交替,她们如今均已退役。
展开剩余58%在这些球员当中,秦思宇曾在郎平主导的时期入选过中国女排二队,并在2017年进入过国家队大名单,尽管能够兼任接应和副攻,但最终未能代表国家队征战国际大赛。张轶婵在2018年第一次入选国家队,当时是上海女排独一无二的代表,然而她在激烈竞争中经过国家队人事调整后,又回到了上海女排,主要以代表“国家二队”参赛,曾参与亚洲杯和世界女排联赛,算是国家队中活跃的一员。季晓晨则曾被选入中国女排青年队,但未能滚球成人队的机会。朱慧菁虽然未有国家队的征战经历,退役后转而从事模特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女排在国家队中历史上总是显得那么微不足道,入选国家队的球员更是剑少镐双。可如今,这些退役球员转行当裁判,开启了新的职业生涯,这一选择显得相当明智。在体制内逐步晋升、或者直投一线队伍担任教练的方向之外,她们找到了一条别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尤其是王子凌这样知名的退役国手,也在裁判这一新的赛道上展露风采。希望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在国际女排赛场上看到更多她们的身影,执法于比赛之中,继续为女排事业贡献力量。
发布于:山东省